文芳阁软文网

为什么选择原创软文?

收录更有保障   推广价值更高   更利于百度收录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媒体学院 > 三句话让候选人主动敲门:招募软文黄金法则

三句话让候选人主动敲门:招募软文黄金法则

更新时间:2025-05-23 |阅读: |来源:小编

你知道华为校招季收到23万份简历的秘密吗?他们2019年把招聘文案里的"工程师"改成"将来场景架构师",申请量暴涨47%。这事儿说明个真谛:好招募文案怎么写不是招聘广告,是人才磁场。今天咱们就拆解这一个磁场怎么造。


第一问:招募计划软文到底是啥玩意儿?

传统招聘广告还在喊"月薪8K起",聪明公司已经开始写"给转变世界的人发签证"。某互联网大厂做过测试:把岗位要求从"会Java"改成"想教机器思考的人",合适简历量增强3倍。

必须包括的三大磁场:

  1. 价值引力(别写五险一金,写"介入重新定义手机摄影")
  2. 成长轨迹(把晋升体系画成登月路线图)
  3. 隐秘特权(比如说"每月可借用CEO一小时")

举一个反面案例:某公司照抄JD发招聘,结局收到200份简历里189份是海投。后来改成"寻找能把BUG变成彩蛋的魔术师",筛选效率增强60%。


第二问:去哪找会说人话的文案人才?

字节跳动有个神操作:让目的岗位的优秀员工写招募文案。他们的自动驾驶团队招聘文,直接用了工程师的调试日志片段,结局打动同行跳槽率最高。

三个藏宝地:

  • 内部深挖:让现员工用三个核心词形容工作
  • 网民社区:扒目的群体常逛的论坛黑话
  • 竞品剖析:把对手的官话翻译成人话

某游戏公司更绝:在玩家论坛发"悬赏令",让玩家帮写游戏策划岗文案,最佳文案作者直接发offer。这波操作让岗位曝光量增强80倍。


第三问:假若招不到人是不是文案的锅?

深圳某创投公司真实案例:招不到风投助理,把岗位改成"创业者的第一个天使",收到700份简历里包括3个上市公司副总。有些时候不是人难招,是故事没讲对

救命三板斧:

  1. 痛点转换:把"需要加班"写成"与行业超速器同步"
  2. 降维打击:用目的岗位的行业黑话制造归属感
  3. 反向营销:直接写明"不适合追求稳定的求学者"

有个绝杀案例:某生物测验室招不到人,文案改成"这里没有KPI,只有等待破解的生命密钥",吸引来的简历里包括两个Nature论文作者。


本人观点:AI写不出有汗味的文案

最近发现个怪现象:用ChatGPT生成的招募文案,投递者面试到场率低23%。机器能编故事,但编不出手指沾着机油的真实触感。就像星巴克不会招"咖啡师"而招"第三空间建筑师",真正的好的文案要有皮下脂肪层的生活气

行业报告显示:Z世代求职者更在意"工作能不能当社交货币"。所以别光写薪资福利,要把岗位写成"能发朋友圈的成就徽章"。比如说某户外品牌招设计师,直接写"你设计的冲锋衣会出现在珠峰自拍里",这比说年薪管用多了。
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:下次写招募文案怎么写前,先把HR叫停,去目的岗位的工位上坐半天。闻闻工程师键盘缝里的咖啡渍,摸摸设计师数位板上的包浆,这些带着体温的细节,才算是非常好的文案催化剂。

标题:三句话让候选人主动敲门:招募软文黄金法则

地址:http://www.ruanwenc.com/yxxd/40638.html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相关推荐

加入文芳阁软文网 发稿快竞争对手一步

马上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