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芳阁软文网

为什么选择原创软文?

收录更有保障   推广价值更高   更利于百度收录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媒体学院 > 疫情过后,普通人的新机会在哪里?

疫情过后,普通人的新机会在哪里?

更新时间:2025-07-31 |阅读: |来源:小编

这波疫情折腾三年,咱们真能回到2019年的活法吗?
上个月在超市碰见个开旅行社的老哥,他盯着货架发呆说:"现在人连买牙膏都需要看保质期到2025年,你说这心态啥时候能缓过来?"这话让我琢磨好久。去年双十一有个怪现象,全网卖得最火的不是手机化妆品,而是冰柜和家室应急包。稳妥感成了最贵奢侈品,这事儿可不止影响开销习惯。


报复性开销为啥迟迟不来?
看组数据就明白:

开销类别2023 vs 2019变动
出境游预订量↓78%
社区便利店↑230%
宠物殡葬服侍↑450%

杭州有个90后姑娘把奶茶店改造成"社区共享厨房",提供从食材到厨具的全套服侍。这种模式疫情前肯定被笑傻,现在月流水竟然能做到15万。大家不是不花钱,是换一个法子花钱


新手入局该瞄准哪些行当?
说三个亲眼见过的实在案例:

  1. 上门喂猫遛狗:北京小哥开发个接单体系,专门服侍突然被隔离的宠主,客单价150起
  2. 阳台种菜指导:郑州农学毕业生搞短视频教化,教人在3平米空间种出全家吃的菜
  3. 线上临终关怀:武汉团队搭建视频平台,让无法见面的家属远程陪伴重症患者

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,现在连相亲网站都新增"防疫习惯"匹配选项——是不是囤货、疫苗打了几针、能不能接受密接隔离。


线下实体店还有戏吗?
苏州观前街的奶茶店老板给我算过账:2019年日销800杯保本,现在只要日销300杯就能活下去。为啥?出于房东主动降租40%,原料供应商允许月结,政体还有水电补贴。熬过寒冬的店铺正在享受政令红利,但玩法得变——他家现在奶茶杯上印段子,集齐30个空杯能换周边盲盒。


居家办公催生哪些新职业?
我表弟公司最近招了个"线上办公境况规划师",专门教人怎么用500块改造书房。还有个更绝的——"视频会议化妆师",只化上半张脸,收费比普通妆贵三倍。这些新行当有个共同点:化解特定场景下的尴尬要求


将来五年最抗风险的技能是啥?
去年参加行业峰会,有个数据让我后背发凉:全国44%的公司永久性缩减办公场地。但反过来看,这催生了三类新饭碗:

  1. 远程协作器械培训师(时薪可达800)
  2. 迷你仓空间设计师(帮人收纳闲置物品)
  3. 数字遗产规划师(整理管理虚拟资产)

有个做家政的阿姨都转型了,专帮老人清理手机内存,顺带教他们用健康码。这门生意在二三线城市火得不行。


说实在的,我挺烦那些整天喊"后疫情时代"的专家。在虹桥火车站见过扛着编织袋的打工者,在社区医院遇过哭着求床位的家属,这些画面可比数据报告真实多了。但话说回来,可以在动荡里找到新活法的人,往往是最早看懂「变动才算是常态」的明白人

标题:疫情过后,普通人的新机会在哪里?

地址:http://www.ruanwenc.com/yxxd/47273.html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相关推荐

加入文芳阁软文网 发稿快竞争对手一步

马上注册